道教炼丹术与道医丹药

发布时间:2023-03-16 13:10:59  来源:速问医

  • A+
所属分类:道家思想

明代崇祯年间,浙江杭州出了一位以丹药治病的名医,善治疮疡肿毒。这位得道家传授丹药之秘的医生叫姚应凤,据《钱塘县志》、《杭州府志》等典籍记载,姚应凤青年时〃诣齐云山,有老人卧大雪中,气_窿如蒸釜状。应凤再拜求教,老人曰:若有缘,当授尔丹药之秘,应凤由是术大进,以疡医显。”古籍记他得道家传授丹药治外科神效之例甚多,如〃抚军喻思恂,毒发背间,剧甚。召应凤至,到腐肉二大器,傅以丹药,越二日,癰平。〃以丹药治病,特别是治疗无名肿毒疮疡溃腐之外科疾病,往往有奇效,这是中国道医的又一特色,是道教古代炼丹术在医学上的杰出贡献。

道教炼丹术(外丹)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起源于道家对神仙不死之药的追求。陈国符《道藏源流考》指出:

“我国金丹术和黄白术,可溯源至战国时代燕齐方士之神仙传说与求仙药……及前汉,始有金丹术与黄白术之发端。”《史记》记秦始皇曾多次遣方士入海求不死之药。至汉代,黄白之术兴起。此时炼丹术分为金丹术和黄白术,金丹术是以各种金石药物的炼制希图得到一种"长生仙药〃,即"金丹”、〃仙丹〃。黄白术是因黄金白银得之不易,故术士希图通过药物的炼制使铜、铝、锡等金属转变成黄金、白银。炼制金银的目的并非为了发财,而是当时人们认为金、玉等物质不朽,以之为药,人服之亦可不朽,以致长生。葛洪《抱朴子•金丹》注:夫丹之为物,烧之愈久,变化愈妙,黄金入火,百炼不消;埋之,毕天不朽。服此二物,炼人身体,故能令人不老不死。”又(仙药):“服金者寿如金,服玉者寿如玉也。”魏伯阳(周易参同契)云:〃巨胜尚延年,还丹可入口,金性不败朽,故为万物宝。术士服食之,寿命得长久。”巨胜为植物,又称胡麻,古人认为可延年。此处说明术士之炼金亦主要为求得不死之药。为了与后来道教修炼气功之〃内丹〃相区别,炼丹术又被称为〃外丹〃。自汉代至唐宋千余年间,道教术士对炼丹术作了大量的研究与实验。当然,〃不死金丹〃没能炼出来,铅、锡之类也不可能变化成真正的黄金白银,但道家炼丹术对古代的化学和药物学的研究,却作出不可估量的贡献。

道教炼丹术所使用的数十种药物中,以水银、丹砂、铅、雄黄、雌黄、矾石、砒石等为主,其中大部分药物都含砷的化合物,砷有强烈的毒性,铅、汞亦能使人慢性中毒。但内服少量砷剂,可以使红血球迅速增殖,皮肤营养良好,颜色红润,发热御寒。所以才有不少道人服食仙丹之后卧冰雪中热气蒸腾之故事。(道家内丹修炼亦可不畏严寒,但这与外丹药性发热有本质不同。)这些表面现象使人们对仙丹的作用深信不疑,但时间一久,剂量偏大,人体即出现各种慢性中毒病变,如狂乱烦燥、疼痛呕吐、痈疮陷背、脊肉溃烂乃至舌缩入喉等,终致死亡。故炼丹史上亦造成大量悲剧。但出于对〃长生不死〃、〃服食飞升〃的执着追求,所以道教炼丹术一直发展千余年。并在炼丹的实践中得到许多化学、药物学的知识,对医药学的发展起到良好作用。东晋道教学者抱朴子葛洪对炼丹术有极深入的研究,《抱朴子•内篇》中《金丹》、《黄白》二篇为化学史上的重要文献。葛洪对丹药的毒性有清醒的认识,并总结出不少药物学知识。

《肘后救卒方》中记载了盐水用于霍乱、伤寒、中风及清洗疱疡伤口等,水煮矾石治卒死;烧矾石末置腋下治狐臭;水银、胡粉、猪脂合药治疮疡,以及用雄黄、麝香等药物防毒虫之类。

南北朝时期皇室贵胄多迷信金丹,炼丹术盛行。道教学者陶弘景亦炼丹达20年。据《梁书》、《南史》及《道藏》等有关文献载:陶弘景主要炼〃九转金丹〃,他曾炼过七次,总结了不少药物学知识。其《肘后百一方》中,载有不少化学制药方法,并多为外科用药。如以胡冶水银丸治水肿,矾石与硝石为末治女疸,雄黄治恶疮,雄黄、雌黄合用疗痈疽,雄黄、硫黄、矾石入药疗面疠疡,与丹砂为末疗蛊毒,盐与酒洗疸疮,蒸盐烫耳止耳痛等。陶弘景经过实践,开始认识到服金丹成仙不大可能:“世中岂复有白日升天人?""于是乃不试。"(宋•贾嵩:《华阳陶隐居内传》)

唐代为道教炼丹术之鼎盛期。唐代帝王多崇奉道教,信仰金丹,把炼丹术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阶段。首先是理论的繁荣,提出了"自然还丹"、"临炉火候"、"药物相类〃等丹道理论。并产生外丹诸流派:主张金砂服食的传统派;主张铅汞大药的时兴派,以及晚起的硫汞转炼合成派等。唐代丹家辈出,著名道教医家药王孙思邈亦精于炼丹术。《云笈七籤》收有孙思邈《太清丹经要诀》,记有〃神仙大丹异名三十四种〃,〃神仙出世大丹异名十三种〃和〃非世所用诸丹等名有二十种"。值得注意的是服食成仙之说在唐代开始动摇,孙思邈炼丹的目的多从研究药物以"救疾济危〃。他在《太清丹经要诀•序》中写道:〃但恨神道悬邈,云迹疎绝,徒望青天,莫知升举……岂自街其所能趋利世间之意,意在救疾济危也。”他所炼制的太一玉粉丹、小还丹、艮雪丹、赤雪流朱丹都用于治疗疾病。关于〃太一神精丹〃他写道:〃余以大业年中数以合和,而苦雄黄、曾青难得,后于蜀中遇雄黄大贱,又……大获曾青……遂于蜀县魏家合成一釜,以之治病,神验不可论,宿症风气,百日服者,皆得痊愈。”"太—神精丹〃由丹砂、曾青、雄黄、雌黄、磁石、金牙组成,这是利用磁石等氧化剂从雄黄、雌黄中制取含〃砒霜〃的丹药治疗疟疾。孙氏针对疟疾不同症状详细规定了药物剂量及服法。孙氏用含砒霜之药物治疗疟疾,较之欧洲18世纪末用"砒霜〃治疟疾早上千年,在药学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孙氏的研究,标志着道教炼丹术与医学的结合,把炼丹的目的引向了正确的途径。

道教炼丹术向医药疗疾方向的转化,是历史的必然。因金丹成仙之说不但从没实现,而且因服丹求仙反而中毒致病丧命的事屡见不鲜。唐代帝王中即有不少金丹中毒者。唐太宗本来不信神仙,但晚年却一心想长生,"发使天下,采诸奇药异石。〃贞观二十二年(648)命天竺方士耶罗迩婆娑造延年之药,次年,因服此药而患暴疾死亡(参见《旧唐书•太宗记》、《天竺传》)。唐高宗、玄宗仍笃信道教长生术,推崇丹药。唐宪宗因服丹药患狂燥疾,怒责左右。宦官陈弘志等人因怕被杀而弑杀宪宗。晚唐时唐武宗废佛倡道,(旧唐书•武宗本纪)记:"帝重方士,颇服食修摄,亲受法箓。至是,药躁,喜怒失常,疾既笃,旬日不能言……是月二十三曰……崩,时年三十三。”宣宗继位,不汲取教训,仍服丹药致病不能理政,数月即亡。唐代大臣文人学士中,服丹中毒者亦不少,宪宗时金吾将军李道古〃服丹药呕血而卒。”德宗时检校左仆射李抱真服金丹而死。高祖时杜伏威饵云母被毒暴卒。文豪韩愈、诗人元稹等也因服食丹药早丧。现实生活中血的教训使道教炼丹之士不得不重新认识外丹术的利与弊,促使炼丹术向药用疗疾方向转化。唐代治病用之丹药渐渐增多,《太清石壁记》中有"造水银霜、朱砂霜……治疥癣、丁疱内痈、久瘘痔、蛇咬、牙痛。〃唐末沈知言集《通玄秘术》,其自序称其丹法得自荥阳郑公,"皆是济世治疗人间一切诸疾延驻之门,并制服五金八石,点变造化,辟除寒暑,绝粒休粮……取箭拔镞〃之法,书中载三生丹、青花丹、太阳流珠丹、黄庭丹、华盖丹、紫金丹、阴伏紫金丹、太阳紫粉丹……造花露粉、练花粉等数十种丹法要诀及治疗疾病。如〃青花丹〃主治〃霍乱、肚胀、冷气”;〃紫金丹〃偏治五劳七伤,……补益筋骨;〃太阳紫粉丹治反胃、疰癖,一切冷病〃等。至于〃花粉〃〃服之甘美,生发明目”,其药物已不限于丹砂之类了。

宋元时期,道教内丹术兴起,外丹之作用进一步向医疗方向转化,宋代道家编集之《诸家神品丹法》六卷,对宋以前重要丹法加以汇集,其卷三有造黄芽法、制丹法、服药法、长寿真人素砂诀、换骨留形降雪丹、修丹制法、赤雪流珠丹法……等,均多为医疗用丹药。其"赤雪流珠丹法〃以雄黄、苦酒、白盐等制,可治〃卒患及垂死欲绝及已绝者……小小疟疾,入口即愈。”明、清时期,中医丹药承继道家炼丹术进一步发展。康熙五十七年(1718)有师成子《灵药秘方》一书,收丹药方剂30个,为道教医家丹药专著。清同治年间吴尚先著《理瀹骈文》,为中医外治疗法专著,作者写道:"其占卦之师见我,云我之前世为山中道士",亦表明丹法与道教有渊源。现行中医丹药的炼制方法大体有升、降、烧三种,丹药组成有硫化汞、氧化汞、氯化汞等,皆由道教炼丹法衍化而来,成为中医外科主要药物。如"红升丹〃,为氧化汞类药物,主杀菌、消毒。"白降丹〃为氯化汞类药物,主杀菌、防腐。近人张觉人清末曾向贵州平越福泉山高真观丹道医家廖复阳学得〃玄门四大丹〃:乾坤一炁丹、混元丹、金龟下海丹、毒龙丹(见《中国炼丹术与丹药》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道医丹药治疮疡痈疽等外科疾患,提脓生肌,杀菌去腐,往往有奇效,成为袓国医学宝库中的一颗闪亮的明珠,是道教医家所作又一杰出贡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