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道分流与道医特色的形成

发布时间:2023-03-16 13:11:00  来源:速问医

  • A+
所属分类:道家思想

在医道一体的发展过程中,道教医学的内容几乎涵盖整个中医的各门类与各方面,举凡本草、方剂、针灸、按摩、导引、祝由,无不属于道教医学研究的对象及治疗的手段,这在道教大量经典中有关医学内容及历代著名道教医家的著述中,均有充分的反映。因此,可以说在宋元以前,道教医学是与整个中医同步发展的。唐代太医署设太常寺之下,其〃医部〃分四科:医师、针师、按摩师、咒禁师,其中医师包括了内科、外科、小JL、五官等(《旧唐书》《职官三》)。至宋代,据《宋会要辑稿》太医局分医学为九种:大方脉(内科)、风科、小方脉(儿科)、眼科、疮肿、产科、口齿咽喉科、金镞兼书禁科、疮肿兼折伤。此时,在分科中已不列针灸、按摩、祝由、咒禁,表明这些科已不属于一般中医重要科目。尽管金元之后乃至明代的太医院又把针灸、祝由等列入(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但重点仍不在这些方面。宋元以后官方医学分科的这种变化,表明了中国医学史上的一个重要发展历史情况,即宋以后,中医在理论研究上有了重大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学说与流派。正如《四库全书》的编者所评述的:"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所谓"医之门户〃之分,除中医病理治疗理论出现四大流派外,还包括道医与一般中医的分流,形成各有侧重,各立门户的局面。南宋时期开始,出现了所谓"金元四大家〃;宋代刘完素精研《内经》,创〃五运六气〃学说与病理之〃火热论〃。金代张从正字子和,亦在深研《内经》之后大有所悟,创治疗学之"攻邪论",以吐、汗、下之法疗疾。金代李明之号东垣,辨析外感与内伤,创"脾胃论〃,以饮食为治病之根本。元代朱震亨号丹溪,其医学理论核心认为人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因而主张以"养阴论〃为治疗原则。金元四大家把中医的病理学、治疗学、方剂学发展到了新的高度。其后,明末医家吴又可著《温疫论》创温病学说以治疗当时温疫流行。在他的影响下中医温病学派迅速壮大,名医辈出,清代出现了号称温病四大家的叶天士、薛雪、吴鞠通、王孟英。值得注意的是此一时期中医理论巨大发展,把病理学、医理学、方剂学推向新的高度的过程中,道医的参与及影响大为缩小,表明此时道医注意的重点已非中医的病理学及以方剂汤药为主要治疗手段,而是紧密结合道教内丹养炼术的发展,使道家医学侧重于养生、气功、导引、按摩,以及符箓、祝禁等方面,并由此而逐渐形成中国道教医学的特色。不少道医在医疗上的成绩获得人们的崇敬,如明代道医王金以医术获帝王赏识。王金为西安人,“年十七,遇道人坠水救归,敬事之,已,道人携入终南授以秘术,试辄验。”后被明世宗召入宫中,"并膺荣庞,历官太常,出入禁闼二十年。”(《开封府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