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医学理论《黄庭妙义,命理微观》

发布时间:2023-03-16 13:10:52  来源:速问医

  • A+
所属分类:道家思想

道家既以养生延命为主旨,其于人体生命机理,自然十分重视,在自先秦神仙家以来的三千年中,经过不断的观察、体验与探究,道家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生命观与生理观。在形神统一论的指引下,道家构成了以精气神为生命本质,经络与脏腑为生命主要形态的生理学说。这一学说与中医的经络、脏腑理论是一致的,因为医、道原本是一家。只是在道教形成之后,结合道教的修炼和宗教学说,道教的生命理论常常与道家修炼体验相互溶合,并笼罩了一层宗教神学的色彩,形成了道教生命理论的鲜明特色。

精、气、神构成人体生理、命理之根本原素,三者之性质与相互关系及其在养炼、保健、疗疾中之地位与作用,本章上节已有论述。这里着重说明道教医家之经络学说与脏腑理论。

经络学说是中医诊治与道家修炼的极其重要的基本理论。经络系统的发现与创立,是医道一体的重要成果。经络是人体的客观存在,而这种存在又非生理、解剖等现代人体科学手段所能证实,因此,它是一种特殊的存在,或可谓之为"形而上的〃生命体系的存在,因此,它的发现与不断完善,离不开感悟、内省等体验方式,即人体超常智能的"内视〃、“透视〃等功能的运用。当代不少气功师与功能人的体验,一再证实了经络系统特殊的存在方式及对它们的认识特殊途径与方法。

经络为人体经脉和络脉之简称,上下直行曰经,左右横行曰络。人身一小天地,地之有沟渠江河犹如身有经脉络脉。经络为精、气、神运行通道,左右贯通,前后连接,周流不息,循行无端。故《内经》强调认识经络之重要性云:

"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灵枢·经脉》)"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上之所难也。"(《灵枢·经别〉)指出对经络学说的认识、掌握与运用,直接决定医者的诊治功效与水平之高下。

经脉可分正经和奇经两大类。正经十二条,即手足三阴经与手足三阳经,为气血运行之主要通道。奇经八条称"奇经八脉〃,即督、任、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有统率、调控十二经脉之作用。在道家修炼与治疗中,以奇经八脉为重点。此外,经络中还有十二经脉所分出的别支,补正经之不足,它们是十二经别、十二经筋与十二皮部。络脉为经脉的分支,围绕全身,加强经脉之间与人体表里之联系,有十五别络、孙络、浮络等。经络之组成与名称,可见下表。

经络为联系人体五脏六腑、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皮肉筋骨等内外各部器官、组织之联络网,使气血周流全身,人体表里协调,达到形神共济,成为统一平衡之整体。正如《内经·灵枢海论》指出:"夫十二经络者,内属于脏腑,外终于肢节。”《内经》概括出经络的主要脏器及走向,手三阴由胸走手,手三阳由手走头,足三阳从头走足,足三阴从足走腹。形成全身内外上下"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奇经八脉中之督脉为"阳脉之海〃,任脉为"阴脉之海〃,冲脉为"五脏六腑之海〃,亦称"十二经脉之海〃。

经络学说对道家的养炼及道医诊治病患,运用按摩、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道藏精华)收入有关经络学说的重要著作,如元代滑伯仁(十四经发挥》,对十二正经及任督二脉之阴阳往复、气穴驻会详加考释,图详穴明,精要中肯。

(十四经脉穴歌)一书解说更为详尽,均为道家修炼及治疗之重要经典。道家从修炼内丹出发,尤重奇经八脉之作用。李时珍曰:"任督二脉,人身之子午也。乃丹家阳火阴符升降之道,坎水离水交媾之乡。”《大道三章直指》云:"修丹之上身中一窍,名曰元牝,正在乾之下坤之上,震之西,兑之东,坎离交媾之乡。在人身天地之正中,八脉九窍十二经十五络联辏虚间一空,空悬黍珠,医书谓之任督二脉,此元气之所由生,真息之所由起。修丹之士,不明此窍,则真息不生,神化无基也。”滑伯仁指出任督二脉之紧密关系:"任督二脉,一源二政,一行于身之前,二行于身之后。人身之有任督,尤天地之有子午,可以分,可以合,分之以见阴阳之不离,合之以见浑纶之无间。一而二,二而一者也。”表明任督二脉在周天贯通之后,成为一体之特点。《奇经八脉考》引张紫阳真人《八脉经》,除指出任督二脉之重要作用外,还强调阴跻之作用云:〃凡人有此八脉,俱属阴神,闭而不开,惟神仙以阳气冲开,故能得道。八脉者,先天大道之根,一气之祖,采之惟在阴跻为先。此脉才动,诸脉皆通,次督任冲三脉,总为经脉造化之源,而阴跻一脉,散在丹经,其名颇多,曰天根,曰死户,曰复命关,丰都鬼户,曰死生根。有神主之名,曰桃康,上通泥丸,下透涌泉,倘能知此,使真气聚散,皆从此关窍,则天门常开,地户永闭,尻脉周流于一身,贯通上下……得之者,身体轻健,容衰返壮,昏昏默默、如醉如痴,此其验也。〃对阴跻脉之作用作如此分析与强调者,在道家亦非常论,故李时珍指出“紫阳八脉经所载经脉,稍与医家之说不同。然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照察之,其言必不谬也。”认为这是道家于修炼中之体验内视之发现,必然有其根据,是值得修道者重视的。

与经络学说相联系,古道家与医家还创立了穴位理论。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之处,于人体生理病理有极为重要之意义。道家修炼意守、按摩、导引及道医诊治针灸、点穴等均离不开穴位之认识。《灵枢.九针十二原》云:"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灵枢*小针解》写道:〃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指出人体存在365穴,穴之作用为神气之游行与灌注之处。其名称亦称为腧、俞、输、节、会等。《内经》据腧穴之分布与作用分为若干大类:分布于十二经脉与任、督脉上者为“经穴〃,上述经穴之外者为"经外奇穴〃。十二经脉分布于肘、膝关节以下者为“五输〃,它们分别名井、荥、输、经、合。“络穴"为络脉从经脉分出处穴位。又脏腑经气输注于背部者称“俞穴〃,汇聚于胸腹者称“募穴〃。

穴位的认识与道家炼功意念集中部位及内气之运行关系极为密切,内丹意守部位多为头部之印堂(亦称上丹田),胸部之膻中(中丹田),腹部之神阙、关元(下丹田)、气海、命门及足掌心之涌泉穴等。又有阴跻穴,即会阴穴,亦名虚危穴,亦为丹家之要穴。清刘敲跷《道源精微歌》云:

“虚危穴,即地户禁门是也,上通天谷,下达涌泉,真阳初生之时,必由此穴经过,故曰关系最大。昔日吕祖教刘海蟾曰:水中起火,妙在虚危穴。故海蟾长坐阴鞒,而转老还童矣。道经认为,人身精气聚散,水火发端,阴阳交会,子母分胎,均在此处,所以《黄庭经》有’闭塞命门保玉都’之句,玉都即此穴也。位在任督中间。”上文叙张紫阳《八脉经》所论之阴跻脉,实则指此穴位,于道家修炼关系极为重要者。此外道家修炼之周天运行等功法,均为经络、穴位学说之运用。故此亦为道家之重要基础理论,是道教医家所必须首先精熟的。

早在先秦时期方术医家之士,便在人体解剖学基础之上,对人体内脏器官之构成与作用有了初步的认识,逐步形成了古代医家之脏腑学说。《灵枢.经水》云:〃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皆有大数。”这里明白地记载了先秦医家通过人体解剖认识脏器的情况。在解剖生理学基础上,加上长期体验与经验的累积,中医创立了医学的核心理论藏象学说。

《内经》根据脏腑生理功能特点,分为五脏、六腑和奇恒之府。五脏即心、肺、脾、肝、肾;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奇恒之府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子宫)。《内经》认为五脏之功能为化生及贮藏精微物质,六腑之功能则是受盛、传化水谷和排泄糟粕。《素问.五脏别论》云:“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而奇恒之府,不与水谷接触,与五脏有类似作用,《素问。五藏别论》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上述分类之中,胆分别属于六腑与奇恒之府,是由于古人对胆的功能的认识而来,一方面胆与胃肠等器官相近,但其性质又属于"藏而不泻〃,故既属六腑,又划入奇恒之腑。

道家依据《内经)脏腑原理,结合修炼与宗教神学,创造了一套道家生理命理之理论体系,集中体现在道教经典《黄庭经》之中。成书于魏晋时期的《黄庭经》为道家著名典籍,深受历代养生家重视,何谓"黄庭”?唐代务成子注《上清黄庭内景经》解"黄庭内景〃四字曰:"黄者,中央之色也。庭者,四方之中也。外指事,即天中、人中、地中。内指事,即脑中、心中、脾中。故曰黄庭内景者,心也;景者,象也6外象谕即日月星辰云霞之象;内象谕即血肉、筋骨、藏府之象也。心居身内,存观一体之象色,故曰内景也。”可知《黄庭经》以天人相应之观念,论说人体脑、心、脾等血肉、筋骨、藏府之形态作用与特征。《黄庭经》有外景经和内景经之分。《黄庭外景经》相传为东晋魏华存夫人(251-334)所传,经中以古道经中人身脏腑有主神之说为本,结合中医脏腑学说,阐述道家修炼之医理根据及长生久视之要诀。指出黄庭一窍,实为人身根本,修炼应精至黄庭,气归黄庭,神入黄庭。其开篇云:"老君闲居作七言,解说身形及诸神。上有黄庭下关元,后有幽|阙前命门。呼吸庐间入丹田,玉池清水灌灵根,审能修之可长存。”说明此经从人身构造指点修炼方法。”“黄庭〃一窍,解说各异,务成子云:“黄庭者,目也。”近代著名道教学者陈樱宁《黄庭经讲义》谓"脐内空处,即黄庭也。”修炼主要意守丹田,气入丹田,清水为唾液,舌为灵根,咽而嚥之。下关元为脐下三寸之穴,其内即丹田。此经依据人体经穴解说,颇受后人重视。南朝时期,有《黄庭内景经》,仍以七言诗歌形式,将人体分为上、中、下三部,详述五脏诸神及修炼脏腑之法,更多地从人体五脏构造、性质来阐述修炼的要诀。其法重在存守,谓人体有"八景二十四真〃之神,即每个脏器均有神灵,存思诸神,则能通灵,洞观自然,养精炼气,长寿成真。其(心神章》有五脏神之称谓:"心神丹元字守灵,肺神皓华字虚成,肝神龙烟字含明,……肾神玄冥字育婴,脾神常在字魂停,胆神龙曜字威明。六腑五藏神体精,皆在宗教神学的说法,但对五脏特点及生理、病理的分析,则包含有道教生理观的合理成分。《黄庭内景秘要六甲缘身经》(见《云笈七籤卷十四》)亦为道教解释黄庭内景之重要经典,基于五脏之性质、生理作用讲解较详,当然也笼罩着神学迷雾。其五藏各有图象,并结合五行八卦之理论述五脏之生理、病理,节引如下:

治肺当用泗,泗为泻,吸为补。夫肺者兑之气,金之精,其色白,其象如悬磬,其神如白狩.…肺合于大肠,上主于鼻,故人之肺有风则鼻塞也。色枯者,肺乾也。人鼻痒者,肺有虫也,人之多怖者魄离于肺也。人之体生白点者肺微也。人之多声者肺强也。人之不耐寒者肺劳也。好食辛者肺不足也。颜色鲜白者肺无他恶也。人大肠鸣者肺气壅也

治心当用呵,呵为泻,吸为补。夫心者离之气,火之精。其色赤,其象如莲花,其神如朱雀..·心合乎小肠,主其血脉,上于舌。人之血壅者,心惊也。舌不知味者,心亏也多忘者,心神离也。好食苦者心不足也。多悲者心伤也。重应者心乱也。面青黑者心冰也。容色赤者心无他恶也治肝当用嘘,·嘘为泻,吸为补。夫肝者,震之气,水之精,其色青,其象如悬匏,.肝王魂,其神如龙……肝合于胆,上王于目,肝盛则目赤。又王于筋,肝亏则筋急。皮枯者肝热也,肌肉黑暗者,肝风也。好食醋味者,肝不足也。色青者,肝盛也。手足汗者汗无他恶也。毛发枯者肝伤也……治脾当用呼,呼为泻,吸为补。夫脾者坤之气,土之精,其色黄,状如覆盆。脾王意,其神如凤……脾连胃,上王于口,消谷之腑,如磨之转,化生而入熟也。食不消者,脾不转也,食坚硬之物磨之不化也。人不欲食讫便卧,其脾则侧,侧则不转。食坚物生食不化,则为宿食之患也。故食不调则伤脾,脾藏不调则伤质,质神俱损则伤人之速。故人之不欲食生硬坚涩之物,全人之道也。人不欲食,为脾中有不化食也。多惑者脾识不安也。多食者脾虚也。食不下者脾塞也。无颜色者脾伤也。好食甘者脾不足也。颜色鲜滑者脾无他恶也……

治肾当用吹,吹为泻,吸为补。夫肾者阴之精,坎之气,其色黑,其象如圆石。其神如白鹿两头……肾合于骨,上主于齿,齿痛则肾伤也。又主于耳,人之骨痛者肾虚也。耳不闻声者肾亏也。齿多楚者,肾虚也。齿黑龉者肾风也。耳痛者肾气壅也。腰不伸者肾冰也。色黄者肾衰也。容色紫光者肾无他恶也。骨鸣者肾羸也……。

以前名五藏,加胆名六府。胆亦受水气与坎同道。胆有疾,当用嘻。嘻为泻,吸为补。图刑已附在肝藏。夫胆者金之精,水之气,其色青,其象如悬瓠,其神龟蛇:.胆合于膀胱,上主于毛发。毛发枯者,胆损也。发燥者胆有风也。无惧者胆洪大也,颜貌青光者,胆无他恶也。爪甲乾者胆亏也,毛焦者胆热也。无事泪出者胆劳也。好酸者胆不足也……

从上引《黄庭内景秘要六甲缘身经》对人体脏器性质及生理病理的论述中,可以看出道家以《黄庭经》为代表的生理学说大体是符合实际的,在道教神学的神秘外衣下,闪耀着人体科学的光辉。道教对人体内脏器官与人体生理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相传为尹真人高弟手笔之明代重要道家内丹典籍《性命圭旨)一书中,即绘有说明人体内脏器官之《内照图》,并以文字解说各器官之性质、功能。其图与近代人体胸腹解剖图基本相同。可知道家在解剖生理方面亦达到一定的水平。道家对人体生理的探究,为道教的修炼与祛病疗疾取得优良效果提供了理论基础,成为宗教科学与医疗保健养生学中的一份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