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出血性紫癜的中医治疗医案

发布时间:2023-03-11 17:22:55  来源:速问医

  • A+
所属分类:中医医案

曲某,男,52岁,干部。初诊:1978年11月10日。既往中上腹部阵发性剧痛,尤以右下腹压痛为甚,伴呕恶,血性稀便,全身有散在性出血点,双下肢及臀部紫斑尤密。曾经某总医院内科检查,确诊为过敏性出血性紫癜、高血压二期。用维生素C、芦丁、强地松、双氢g尿噻、乳酸钙和中药等治疗,血压降至正常,但紫斑时发时愈,饮酒后紫癜尤甚,经治疗3月余无效。现全身散在性紫癜,大小不等,四肢多于躯干,头昏重,腰痛,口渴不欲饮,手足心热,大便溏,小便黄少,舌苔白厚而腻,舌质微暗,舌边瘀紫,脉濡数。病属肠胃湿热,熏蒸血络,法当运脾除湿,清热凉血,用不换金正气散加味。


苍术10g 厚朴6g 陈皮6g 薏苡仁24g 藿香10g 草果仁4.5g 焦山栀10g 白茅根30g 小蓟30g 丹皮10g 甘草3g
二诊:11月27日。服上方4剂后,紫癜消去大半,饮酒一次亦未见新斑,舌边瘀紫消失。但仍头昏,手足心热,口苦咽干,舌质淡,苔中部黄腻,脉濡数。上方去陈皮、厚朴、草果仁,加粉葛生津通络,白薇、青蒿凉血清热。
粉葛18g 苍术10g 藿香10g 薏苡仁18g 丹皮10g 白薇10g 青蒿10g 白茅根30g 小蓟根30g 甘草4.5g
三诊:12月9日。服上方4剂后,双下肢仍有少许散在性紫斑,下肢微痒,头昏重,口乏味,发热恶风,微汗出。湿热之邪虽大减,但复感风热为患,宜疏风散热,清热利湿。
钩藤(后下)12g 菊花10g 茺蔚子10g 白蒺藜10g 地肤子18g 丹皮10g 苍术10g 藿香10g 白茅根30g 车前子(包煎)10g 薏苡仁24g
四诊:12月16日。服上方4剂后,紫癜消失,手脚心热已除;仍头昏头痛,睡眠后昏晕头痛有一过性加重;舌质干,苔中部黄腻,脉濡数。仍系湿热中阻所致,芳化湿浊,佐以渗剂。
藿香10g 佩兰10g 苍术10g 草果仁4.5g 菖蒲6g 焦山栀10g 淡豆豉10g 郁金10g 白蔻壳6g 通草6g
服上方4剂后,多年厚腻的舌苔及头昏头痛等症均消失,身体康复,随访半年余,未见复发。

按:本例乃嗜酒生湿,酒湿化热伤脾,邪热迫血妄行,外溢肌肤呈肌衄紫癜,内溢于肠道则大便呈血性,病机系湿热内郁,熏蒸血络。李东垣说:“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故一诊拟方为运脾除湿,凉血化斑。二诊重在芳化湿邪,兼以凉血通络。三诊新增风热外邪,故减清热凉血之品,以防外邪内陷,并加菊花、蒺藜、钩藤、地肤子、茺蔚子疏散风热,兼顾利湿。四诊芳化湿浊,佐以渗利,终使湿热清除而获愈。

——本文摘自《宋鹭冰60年疑难杂症治验录》一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