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的中医辨证分型,腹痛的针灸治疗方法

发布时间:2023-03-16 11:26:09  来源:速问医

  • A+
所属分类:中医针灸

腹痛,泛指腹部疼痛。中医学常据疼痛的部位判断脏腑病变。如痛于脐以上的中央及两旁统称脘腹痛,多数与肝胆脾胃有关;痛于脐以下的中央部位称小腹痛,多数与膀胱及胞宫有关;痛于脐以下两侧的称少腹痛,多数与肾及胞宫有关,痛于脐周围的称脐腹痛,多数与大小肠有关。产生腹痛的原因众多,感受外邪、饮食内伤、虫积结石、气滞血瘀均可引起腹痛。临床所见各种病因常可互相交错出现。腹痛初起,多因寒邪入侵,里热内结或饮食不节,属实证为主;腹痛日久致正气受损,则属虚证为多。亦有久病入络,导致正虚血瘀,而形成虚实夹杂之证。

现代医学认为腹痛多数由腹部脏器疾病所引起,但腹腔外疾病及全身性疾病也可引起。本节仅讨论如胃炎、肠炎、胆囊炎、胃肠痉挛、溃疡性结肠炎、胃肠神经症等所致腹痛。如肠梗阻、某些急性炎症,如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脏器扭转与破裂、脏器包膜牵拉等所致的腹痛不在本节讨论之列。

  【腹痛的辨证分型】

  (一)寒凝腹痛

起病急,痛势急迫,腹部温怕冷,大便溏薄,腹中雷鸣,口不渴,四肢欠温,舌苔白腻,脉沉紧。

  (二)热结胃肠

腹痛胀满拒按,烦渴引饮,或见发热自汗,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洪数或沉实有力。

  (三)食滞腹痛

脘腹胀满,痛处拒按,痛则欲泻,泻后痛减,恶食,时时嗳腐吞酸,苔腻,脉滑。

  (四)肝郁腹痛

腹痛连胁,痛无定处,嗳气频频,常在情志抑郁时发病,烦躁易怒,口干口苦,舌苔薄白脉弦。

  (五)阳虚腹痛

腹痛隐隐、时痛时止,痛时腹部喜按,大便溏薄,面色少华,精神疲乏,腰膝酸沉怯寒,舌质淡胖,边缘有齿印,苔白滑,脉沉细而迟。

  (六)瘀血腹痛

腹痛经久不愈,痛热增剧,痛处不移,或触之有块,舌质紫暗,脉涩或弦细。

  【腹痛的治疗】

  治疗原则:理气止痛。

  (一)针刺疗法

  1,取穴

下脘穴、天枢穴、梁门穴。寒凝腹痛型加公孙穴、梁丘;热结胃肠型,加大横、大肠俞、曲池穴;食滞腹痛型加内庭穴、支沟穴、上巨虚;肝郁腹痛型加阳陵泉、行间;阳虚腹痛型加脾俞、胃俞、肾俞;瘀血腹痛型加血海穴、膈俞、肝俞。胁痛加期门;上腹痛加中脘穴;脐腹痛加气海穴;手足欠温者加肾俞、命门穴以温补脾肾;嗳腐吞酸者加阳陵泉;口干口苦者加行间、太冲穴。

  2,操作

以毫针刺以泻法或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证属阳虚或寒湿者,加用温针灸。每日1次,急性期亦可1日2次

  (二)灸疗法

  1,取穴

神阙穴、天枢穴、足三里。

  2,操作

将炒制食盐末铺匀于神阙穴,厚约0.3cm,直径2~3cm,置大艾炷直接灸3~5壮。或用两支艾条温和灸10~15分钟,灸至局部发热或略烫,红晕而不造成烫伤,每天1~2次。天枢、足三里可用温灸器施灸,每次10~20分钟,也可用温和灸10~15分钟。适用于寒邪所致及阳虚者。

(三)穴注法

 1,取穴

足三里、三阴交。随症选用脾俞、胃俞、胆俞、肾俞、气海、天枢。

  2,操作

用654-2注射液10mg加注射用水至4~6ml,注入上穴,每穴注入药液1~1.5ml,适用于胃肠痉挛所致者。每日1次。

  (四)耳穴疗法

 1,取穴

脾、腹、胃、肝、神门、大肠、小肠、交感。

  2,操作

毫针刺以泻法或平补平泻,留针30-60分钟,可加用电针,用连续波,电流以病人能耐受为宜,或用揿针埋上穴2-3天,每日数次按压耳穴。

  (五)火针疗法

  1,取穴

采取腹、背部穴位点刺与压痛点散刺相结合。食积腹胀者加点天枢,肝郁胁胀者加点太冲,浅刺期门穴。刺痛有瘀者散刺痛处,加点膈俞;脾胃虚弱者加点脾俞、胃俞;阳虚者加点关元穴。

  2,操作

实证以中粗火针,虚证以细火针。先在背部寻找阳性反应点,再以火针点刺腹部和痛区,各处散刺数针。针刺腹部以浅刺为主,但由于腹部脂肪厚度差异较大,故实际深度亦有不同,以不入腹腔为度。实证每日1次,虚证2-3日1次。7次1疗程,休息3~5天,继续治疗。

  (六)电针疗法

  1,取穴

同针刺疗法。

  2,操作

针刺得气后加用电针,用连续波,频率每分钟150~180次,电流以病人能耐受为宜。每日或隔日1次。

针刺、推拿疗法对于各种腹痛,尤其是属于功能性者,有明显的效果。急性疼痛,多以针刺或推拿处理。慢性患者,偏于虚、寒者,以灸疗法、穴位敷贴、火针疗法为佳。病程较长者,并有器质性病变者,可选择上述其他方法,以配合针刺、灸疗或推拿,并结合药物治疗。对于急性腹痛,诊断尚不明确者,需及时采取各种检查以明确诊断,不可盲目止痛,以免延误病情。

患者要注意节制饮食,饮食宜清淡,易于消化,切勿暴饮暴食,或过食肥甘油腻之品,以免损伤肠胃,或食积停滞为患。顺应季节气候变化,纳凉取暖皆应适度,防止外邪入侵,尤应注意勿使腹部受寒。避免忧思郁怒等不良精神刺激,保持心情舒畅。慢性腹痛患者应耐心治疗,注意调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