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胃病中药配方大全,中医治胃病十大名方

发布时间:2023-12-26 13:37:46  来源:速问医

  • A+
所属分类:中药大全

老人治胃病的中药方子

胃病是现代人的通病,胃病的人有很多,这往往和我们平时不注意保护胃有关系。那么有胃病怎么办呢? 中医 治疗胃病的方药有哪些呢?生活中如何 养胃 的好呢。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老人治胃病的 中药 方子,希望能帮到你。

老人治胃病的中药方子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而东垣辩曰:“吐酸不仅属热,也属寒也。”临床中,凡寒、热、湿、食、痰火均可致酸,而嘈杂酸甚者必有热火。且酸多者,多与肝火有关。因肝之在味为酸,肝热犯胃则吐酸也。

1.左金丸

处方:吴茱萸2g,黄连10g。

功效:疏肝 清热 ,制酸止吐。

主治:胃及十二指肠炎症、溃疡、幽门螺杆菌阳性。临床有 胃痛 、呕吐、泛酸等症。

方解:吴茱萸辛、苦,性热。有温中止痛,疏肝理气,和胃止呕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解痉止痛、抑制胃运动而止呕止吐、抗溃疡并抑制胃酸的作用。

黄连苦寒,清胃热并燥湿,泻肝、胃之火并解 湿热 之毒。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连具有消炎、抑制渗出、抑制幽门螺杆菌、抗溃疡、调节胃运动、解痉止痛等多方面的作用。

两药同用,疏肝郁、泻肝火、清胃中湿热、降逆止呕、止痛制酸。吴茱萸辛热,黄连苦寒,一辛一苦,中医称为辛开苦降或辛开苦泻。而且一寒一热,寒为主,热为辅,称为寒热反佐,吴茱萸反佐黄连。

加减:胃痛甚者,加陈皮、佛手、白芍等,以加大理气止痛(解痉)效果;胃热甚者,选加黄芩、蒲公英、栀子、金银花、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等,以增强清热抗菌力度;胃酸甚者,可选加高良姜、黄芩。

2.瓦楞汤

处方:煅瓦楞子30g,元胡30g,炙甘草10g。

功效:消痰化瘀,制酸止痛。

主治:各种 胃炎 、溃疡病之胃酸过多,表现为烧心或泛酸或嘈杂。寒热虚实皆可用之。

3.姜连汤

处方:干姜、黄连。

功效:辛开苦降,泻热消痞。

姜连汤功效:辛开苦降,泻热消痞

主治:慢性胃炎、溃疡、肠炎属于中焦,寒热互结者。症见心下痞满,泛酸或嘈杂,或肠鸣 腹泻 。

方解:黄连泻火 解毒 ,清热燥湿。干姜温脾阳,除里寒。二药寒热并用,辛开苦降,共奏平调寒热、泻热消痞、健胃厚肠之功。此对药是辛开苦降、清热消痞、调整胃肠功能、消炎解痉制酸止痛的较好对药。

4.乌贝散

处方:乌贼骨、浙贝母(也有用川贝母)。

功效:消痰散结,制酸止血。

主治:凡 消化 不良、胃炎、 胃溃疡 之胃酸过多,症见烧心或泛酸,或嘈杂,不论寒热均可用之。

5.乌楞汤

处方:乌贼骨、煅瓦楞子。

功效:散结消痰,制酸止血。

主治:胃病胃酸过多者,不论寒热皆可用。

方解:二药均含大量的碳酸钙,为碱性药物。故能中和胃酸,有较强的制酸作用。

6.茱连丸

处方:吴茱萸、黄连、黄芩、苍术、陈皮。

功效:疏肝清热,除湿和胃,制酸。

主治:湿热吐酸。

方解:方中苍术燥湿,湿除不生热;陈皮行气,气行不生郁;黄芩、黄连清热泻肝火,热去不吐酸;吴茱萸疏肝,温中降逆,辛热也制黄芩、黄连之苦寒。

7.曲麦平胃散

处方:平胃散加神曲、麦芽。

功效:燥湿消食制酸。

主治:宿食不化,吞酸呃臭。

方解:《医方考》:“食经宿而不化,有热则令人吞酸,无热则但呃臭而已。”

8.火郁越菊丸

处方:苍术、香附、川芎、青黛、栀子。

功效:行气解郁,清热制酸。

主治:气郁化火之吐酸。

方解:苍术、香附、川芎,用解诸郁,尤解气郁;青黛、栀子,清热泻火。

9.茱萸六一散

处方:滑石6g,甘草1g,吴茱萸1g。

功效:清利湿热制酸。

主治:湿热所致之吐酸。

方解:滑石,淡而寒,清利湿热;吴茱萸,辛热为其佐,疏其肝;甘草性温气平,和中泻火。三药合用,共奏清热去湿、和中制酸之效。

10.痰火越鞠丸

处方:海浮石、胆南星、瓜蒌仁、青黛、栀子、苍术、香附、川芎。

功效:除痰泻火,行气解郁,制酸。

主治:痰火引起的嘈杂。

方解:嘈杂者,痰火内动也,令人不安。方中海浮石咸能软坚祛顽痰;胆南星,燥可祛湿痰;瓜蒌,苦可下逆痰;栀子、青黛,苦寒清热泻火;苍术、香附、川芎,行气解郁。合用共奏除痰泻火,行气解郁、制酸之效。

胃部是身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器官,但是也是非常容易受到连累的器官,因此,我们生活中一定要好好的保护胃,尤其是患有胃病的人,生活中更加需要注意胃的 保健 了。

中医中医 养生 保健在胃部保健方面的具有丰富的认识,而且中医养胃具有安全无副作用等诸多优点,所以中医养胃备受关注不足为奇。

中医养胃的方法有哪些

1.饮 食疗 法

饮食是中医养胃食疗的常见内容,除遵循饮食原则外,在日常中要多食牛奶、包心菜、汤水、茯苓、莲子、芡实、猪肚、羊肉、菠菜、红薯、桂圆、山药、南瓜、胡萝卜等容易消化且符合养胃特点的食物。同时要注意烹饪的方式方法,食物制作要多以炖,煲,煮为主。

在日常中要多食牛奶、包心菜、汤水

2.运动疗法

运动在身体保健方面的具有积极作用,胃部保健需求人群,同时科学合理的运动,不仅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还能增加肠胃的蠕动,促进消化。为充分发挥运动在养胃方面的作用,要注意根据人群特点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方法,进而避免盲目运动造成的各种系列后果。

3. 按摩 疗法

适当的自我按摩可以改善肠胃功能,经常按摩胃部和足三里,能增加肠胃动力,促进消化。具体的按摩要注意在专业医生的帮助下进行,进而避免盲目按摩造成副作用,同时对养胃的没有好的帮助。

通过上面的介绍,想必很多朋友对中医养胃的方法有哪些的问题有所了解。有关方面的专家提醒,中医养胃的方法有很多,不同的养胃方法有不同的特点及适应症,而由于不同患者的身体 健康 问题的差异,所以具体养胃的方法要注意结合保健人群的身体健康等方面的因素。

结语:胃是靠养的,我们一定要好好的养胃,如果胃出出现不适的话,可以试试上文给大家介绍的一些中药 方剂 。除此之外,我们日常生活的饮食要格外注意,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生冷的食物,多喝水等。

治疗胃肠病常用的中药单方有哪些?

消导剂

(1)神曲

[单方]神曲(建曲)6~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2次。

[功效]具有消食和胃的功效,用于萎缩性胃炎、消化道溃疡、胃肠神经功能紊乱等由于饮食积滞引起的消化不良。

(2)炒麦芽

[单方]炒麦芽10~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2次。

[功效]具有消食化积的功效,用于淀粉类食物引起的消化不良、小儿乳积。

(3)炒谷芽

[单方]炒谷芽10~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2次。

[功效]具有健脾消食的功效,用于脾胃虚弱之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4)焦山楂

[单方]焦山楂10~30克,神曲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2次。

[功效]具有消食化积的功效,用于肉食积滞。

(5)炒鸡内金

[单方]鸡内金。

[用法]炒后研面吞服,每次1~3克,每日3次。

[功效]具有健脾消食的功效,用于小儿消化不良、食积,或脾虚胃弱之食欲不振。配神曲、山楂炭、枳实等治食积泄泻。

理气活血剂

(1)川楝元胡胶囊

[单方]川楝子粉0.5克,元胡粉0.5克,醋酸洗必泰0.2克。

[用法]三药混合均匀,装入胶囊为1次量,每日3次,饭前口服。

[功效]适用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

(2)消气粉末

[单方]鸡内金10克,香橼皮10克。

[用法]共研细末,每服1~2克。

[功效]治食积胃脘疼痛。

(3)五灵脂末

[单方]五灵脂、炒蒲黄各90克。

[用法]共研末。饭前冲服9克,每日2~3次。

[功效]消化性溃疡气滞血瘀证。

(4)姜黄炒香附

[单方]姜黄18克,炒香附15克。

[用法]共研末,每服2~3克。

[功效]治慢性气滞胃痛。

(5)两香汤

[单方]丁香、厚朴各3~6克,木香3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治慢性胃炎。

(6)苏梗炙杷叶汤

[单方]旋覆花(包)、苏梗各10克,炙杷叶(去毛)12克。

[用法]水煎温服。

[功效]可治慢性胃炎之嗳气不止。

(7)广木香末

[单方]五灵脂50克,广木香25克。

[用法]共研细末。每次5克,每日3次。

[功效]治慢性胃炎。

(8)桃仁五灵脂末

[单方]桃仁、五灵脂各15克。

[用法]微炒为末,米醋为丸如小豆粒大,每服15~20粒,开水送下,孕妇忌服。

[功效]治血瘀胃痛。

止血愈疡剂

(1)大黄粉

[单方]大黄粉适量。

[用法]每次3克,每日3~4次,温开水冲服。

[功效]治疗消化性溃疡有出血者。

(2)三七白及大黄粉

[单方]三七粉3克,白及粉4.5克,大黄粉1.5克。

[用法]混合均匀,每日3克。

[功效]适用于胃脘痛瘀血证,呕血黑便者。

(3)地榆汤

[单方]地榆2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治疗消化性溃疡有出血者。

(4)田七粉

[单方]田七粉。

[用法]口服,1次1~3克,1日3次。

[功效]治疗消化性溃疡有出血者。

温中止痛剂

(1)荔枝核末

[单方]荔枝核适量,木香适量。

[用法]将荔枝核烧焦,每3克加木香0.5克。共为细末,热汤调下。

[功效]治疗胃寒气滞。

(2)干姜胡椒末

[单方]干姜10克,胡椒10粒。

[用法]共研为末。每日2次,水冲服。

[功效]治疗寒性胃痛。

(3)高良姜桂皮香附汤

[单方]高良姜15克,桂皮6克,香附9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治疗萎缩性胃炎。

(4)毕澄茄白豆蔻末

[单方]毕澄茄、白豆蔻各等份。

[用法]研末,每服1.5~3克。

[功效]治疗虚寒胃痛。

(5)葱头生姜贴

[单方]葱头带须30克,生姜15克。

[用法]捣烂炒热,用布包好,趁热敷在胃部。

[功效]治疗寒性胃痛。

益气养阴剂

(1)百合乌药汤

[单方]百合30克,乌药9克,延胡索9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治虚热胃痛。

(2)乌梅白芍砂仁末

[单方]乌梅2枚,白芍5克,砂仁1.5克。

[用法]焙干研末。冲服。

[功效]适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

(3)大枣红糖白芍汤

[单方]大枣、红糖、白芍各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适用于慢性胃炎。

(4)枸杞子

[单方]枸杞子。

[用法]每次20克,每日2次,于空腹时嚼服,2个月为1个疗程。

[功效]适用于慢性胃炎。

(5)黄芪白芍汤

[单方]黄芪30克,白芍15克,桂枝、炙甘草各9克,干姜、木香各6克,红枣3枚。

[用法]水煎服。

[功效]适用于慢性胃炎脾胃虚弱证。

和中制酸剂

(1)诃子藿香白豆蔻末

[单方]诃子6克,藿香6克,白豆蔻6克。

[用法]共研末,每服3克,姜汤送下。

[功效]治慢性胃病恶心吐酸。

(2)番石榴末

[单方]番石榴30克。

[用法]焙干研细末,过筛。每日3次,每服9克,饭前半小时服。

[功效]治慢性胃病之胃酸过多。

(3)两贼末

[单方]乌贼骨9克,木贼草18克,川军9克。

[用法]共为细末,每服6克,开水送服,早晚各服1次。

[功效]治胃病吐酸水。

(4)香附高良姜汤

[单方]香附6克,高良姜3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适用于胃脘痛之泛酸明显者。

清热泻下剂

(1)钩藤番泻叶饮

[单方]番泻叶10克,钩藤10克。

[用法]开水浸泡,代茶饮,以大便通为度。

[功效]适用于各型便秘。

(2)苏子全瓜蒌汤

[单方]苏子10克,全瓜蒌30克。

[用法]水煎,早晚各服1次。

[功效]用于习惯性便秘或体弱、产后便秘。

(3)望江南汤

[单方]望江南30克。

[用法]煎汤口服。

[功效]用于治疗习惯性便秘。

(4)槐角决明子饮

[单方]槐角10克,决明子10克。

[用法]泡水代茶,饮不拘时,味淡更换药物。

[功效]用于便秘且有高血压病者。

(5)当归肉苁蓉饮

[单方]当归20克,肉苁蓉20克。

[用法]沏水代茶饮。

[功效]用于治疗阴虚血亏,肠中干燥而便秘者。

(6)白蜜汤

[单方]白蜜化汤,加入玄明粉10克。

[用法]空腹服。

[功效]适用于习惯性便秘。

(7)菊花大黄饮

[单方]菊花10克,生大黄10克。

[用法]开水浸泡,代茶饮,以大便通为度。

[功效]用于高血压病人的便秘。

收敛止泻剂

(1)乌贼骨末

[单方]乌贼骨500克。

[用法]焙干研细末,温开水冲服。每日3次,每次6克。

[功效]用于治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吐酸、黑便者。

(2)双黄汤

[单方]葛根10克,黄连、黄芩各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治疗热泻。

(3)五倍子末

[单方]五倍子不拘量,醋适量.

[用法]炒研细末。每次服3克,米汤送下,日服2次。

[功效]治疗慢性肠炎久泻不止。

(4)鹿衔草干叶汤

[单方]鹿衔草干叶200~250克,水1000~2000毫升。

[用法]文火煮沸30分钟,滤出药液,分6次服完,每日3次,10~15天为1个疗程,连服1~2个疗程。

[功效]可治感染性腹泻、慢性菌痢(休息痢)。

(5)无花果叶末

[单方]无花果叶100克,红糖50克。

[用法]将鲜叶切细,加入红糖同炒研末。顿服。

[功效]治疗久泻不愈。

有效治疗胃炎的中医药方

由于很多的胃炎患者都是由于生活上的不良习惯导致,现在治疗胃炎的方法是有很多的,那么中医治疗胃炎的药方都有哪些呢?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治疗胃炎的中药方,希望对你有帮助。

治疗胃炎的中药方

1.蒲公英汤治胃肠病

[配方]蒲公英叶和根混合。

[制用法]水煎服。

[功效]强化胃肠。用治因饮食不慎而导致的消化不良。

2.黄蒿汤治胃脾虚寒消化不良

[配方]黄蒿克。

[制用法]水煎服。

[功效]用治胃脾虚寒、消化不良。

3.三棱莱菔子汤治胃炎消化不良

[配方]三棱、莱菔子各适量。

[制用法]水煎服。

[功效]用治胃炎、消化不良。

[制用法]水和为丸,如梧子大。煮令熟,盐少许,和汤汁空腹吞下。

[功效]用治脾胃虚弱、食而不化、汤饮不下、呕逆反胃。

4.五灵二丑香丸治食积肿痛

[配方]五灵脂、香附、黑丑、白丑。

[制用法]将香附去毛,水浸1日,与五灵脂研末;二丑共研为末,一半微火炒黄,半生用,和匀,以醋糊为丸,如萝卜子大。姜汤送下。

[功效]此方药料寻常,功效甚大,消食、消积、消痞、消肿、消痛、消气、消血、消嗝、消胀、消虫、消痢。用治食积肿痛。兼治痰迷心窍,有病则除,神效无比。药到病除,无不即愈。

5.猪血粉治胃滞胀满

[配方]猪血(不着盐)适量。

[制用法]去水晒干,研为细末。酒服,取泄。

[功效]用治中满腹胀。旦食不能暮食。

胃炎的饮食禁忌

(1)忌饮食无规律:胃炎的饮食原则上应清淡、对胃黏膜刺激小的为主,但并非清淡饮食就能缓解病人的症状。应以饮食规律,勿过饥过饱,少食多餐为原则。尤其是年老体弱,胃肠功能减退者,每日以4~5餐为佳,每次以六七成饱为好。食物中注意糖、脂肪、蛋白质的比例,注意维生素等身体必需营养素的含量。

(2)忌烟酒辛辣刺激食物:乙醇能溶解胃黏膜上皮的脂蛋白层,对胃黏膜有较大的损害,人们在吸烟时候,烟雾中的有害物质,溶解并附着在口腔、咽喉部,随吞咽进入胃内,这些有害物质对胃黏膜也有很大损害。因此,急、慢性胃炎患者,一定要戒除烟酒,以免加重病情,甚至造成恶性变。

(3)忌过冷、热、硬食物:过凉的食物和饮料,食入后可以导致胃痉挛,胃内黏膜血管收缩,不利于炎症消退;过热的食品和饮料,食入后会直接烫伤或刺激胃内黏膜。胃炎病人的食物应软硬适度,过于坚硬粗糙的食品、粗纤维的蔬菜、用油煎炸或烧烤的食品,食用后可加重胃的机械消化负担,使胃黏膜受到磨擦而损伤,加重黏膜的炎性病变。

(4)忌不洁饮食:胃炎患者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尤其是夏季,生吃瓜果要洗净,不要吃变质食品。因为被污染变质的食品中含有大量的细菌和细菌毒素,对胃黏膜有直接破坏作用。放在冰箱内的食物,一定要烧熟煮透后再吃,如发现变质,要坚决扔掉,禁止食用。

胃炎的食疗方

1.白扁豆汤白扁豆30克,大枣20克,白芍、陈皮各6克。将白扁豆、大枣洗净,与白芍、陈皮同放入沙锅中,加水0毫升煎煮,去渣取汁800毫升,温服。有益气健中、运脾化湿的。

2.山药半夏粥山药50克,半夏15克,粳米克,白砂糖适量。将半夏用温水淘去矾味,入沙锅水煎,去渣取汁约200毫升,入粳米煮粥,粥将熟时入山药末,再煎二三沸,粥成后加白砂糖适量,每日早晚分服。有补脾益胃、降逆止呕的。

3.鲤鱼汤面活鲤鱼1条,牛肉30克,挂面50克,食盐少许,生姜适量。将鲤鱼宰杀,去鳃、鳞及内脏,洗净,与牛肉、生姜同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至汤呈乳白色,再下挂面,煮片刻,加食盐调味即可。有益气健胃的。

4.丹参糯米粥丹参、红花、当归各15克,糯米150克。将诸煎,去渣取汁,入糯米煮粥,调味后空腹食用。有活血化淤、通络止痛的。

猜你喜欢:

1. 治疗胃病的常用药有哪些

2. 诱发胃病的原因有哪些

3. 目前检查胃病的方法

4. 慢性胃炎可以怎样去养胃

5. 常见的胃病有哪些

治疗胃病的偏方 治疗胃的中药

1 治疗胃病的偏方

(一)寒邪客胃

症状:胃痛暴作,恶寒喜暖,得温痛减,遇寒加重,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舌淡苔薄白,脉弦紧。

治法:温胃散寒,行气止痛。

方药:香苏散合良附丸加减。

常用药:高良姜、吴茱萸、香附、乌药、陈皮、木香。

(二)饮食伤胃

症状:胃脘疼痛,胀满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后痛减,不思饮食,大便不爽,得矢气及便后稍舒,舌苔厚腻,脉滑。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方药:保和丸加减。

常用药:神曲、山楂、莱菔子、茯苓、半夏、陈皮、连翘。

(三)肝气犯胃

症状:胃脘胀痛,痛连两胁,遇烦恼则痛作或痛甚,嗳气、矢气则痛舒,胸闷嗳气,喜长叹息,大便不畅,舌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常用药:柴胡、芍药、川芎、郁金、香附、陈皮、枳壳、佛手、甘草。

(四)湿热中阻

症状:胃脘疼痛,痛势急迫,脘闷灼热,口干口苦,口渴而不欲饮,身重疲倦,纳呆恶心,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化湿热,理气和胃。

方药:清中汤加减。

常用药:黄连、栀子、制半夏、茯苓、草豆蔻、陈皮、甘草。

(五)瘀血停胃

症状:胃脘疼痛,如针刺、似刀割,痛有定处,按之痛甚,痛时持久,食后加剧,入夜尤甚,或见吐血黑便,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

治法:化瘀通络,理气和胃。

方药: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

常用药:蒲黄、五灵脂、丹参、檀香、砂仁。

(六)胃阴亏耗

症状:胃脘隐隐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消瘦乏力,口渴思饮,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养阴益胃,和中止痛。

方药: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常用药:沙参、麦冬、生地、枸杞子、当归、川楝子、芍药、甘草。

(七)脾胃虚寒

症状: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神疲纳呆,四肢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或迟缓。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方药:黄芪建中汤加减。

常用药:黄芪、桂枝、生姜、芍药、炙甘草、饴糖、大枣。

胃病犯了不用愁,9种胃病中药药对!每一味都有效,建议收藏

对药是贯穿于药物与方剂之间的桥梁,是中药复方的基础,临床应用时,应把握病机,熟知药性,才可得心应手。笔者有幸跟师,现将李明山治疗胃病常用药对举例如下。

1、合欢皮、夜交藤

合欢皮味甘性平,归心、肝经,有解郁安神、安和五脏之功。夜交藤味甘性平,归心、肝经,有养心安神之效。二药配伍可使心志欢愉,五脏安和,补阴血而安神志,故治疗肝气犯胃型脾胃病,效果更为明显。

2、藿香、佩兰

藿香味辛性温,气味芳香,有化湿、解暑、止呕。佩兰味辛性平,有解暑、化湿、和中。藿香芳香而不猛烈,温煦而不偏燥热,既能散表邪,又能祛暑湿;佩兰气味芳香,既能表散暑邪,又能宣化湿浊而定痛。二者合用能芳香化浊、清热去暑、和胃止呕、醒脾开胃、增食益彰。此二药煎煮时宜后下。

3、白芍、甘草

白芍既能平肝缓急,解痉止痛,又可养血柔肝、敛阴益脾。甘草补脾缓急。二药合用开创了酸甘化阴之先河。配伍应用时,偏寒者用白芍、炙甘草,偏热者用赤芍、生甘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芍药甘草汤有解痉止痛的作用,即使对深在内脏的平滑肌,也有解除其痉挛而止痛的作用。

4、茯苓、炒薏苡仁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有渗湿利水,健脾止泻功效。炒薏苡仁味甘淡,微寒,有健脾除湿,止泻的功效。若既要健脾,又要清热渗湿,可生、熟苡仁并用。两药配合,渗湿健脾,药性缓和,是平补利湿常用之品。

5、黄连、吴茱萸

黄连苦寒直折肝火上炎之势。吴茱萸辛温,同类相求,引热下行,开散郁结,平肝制酸。两药配伍,临床常多黄连而少用吴茱萸,可泻肝经痞结,使热从下达,有清泻肝火之效。李时珍曾说此二药:"一冷一热,阴阳相济,最得制方之妙,而无偏胜之害。"

6、郁金、枳壳

郁金行气解郁,活血止痛,凉血清心,利胆退黄。枳壳理气消胀,宽胸快膈。枳壳纯属气药,郁金活血之中兼能理气,两药配用,一气一血,气血同治,行气活血,解郁止痛。

7、代赭石、旋覆花

代赭石味苦性寒,入肺、心经,苦寒质重,既能重镇降气而止噫止呕又可平肝息风降压。旋覆花味甘、辛、咸性微温,入肺、脾、胃、大肠经,苦降辛散,咸以软坚消痰,温以宣通壅滞,既善于下气散结、宣肺消痰,又长于降逆止呕止噫。旋覆花以宣为主,代赭石以降为要,两药配伍,一宣一降,共奏重镇肝逆、降气止噫、下气平喘、化痰消痞之功。

8、党参、白术

党参味甘性平,归脾、肺经,有补气的作用,性质和平,不燥不腻,为肺脾气虚之要药。气能生血,气旺津生,故又有养血﹑生津的功效,适用于血虚﹑津亏之证。白术味甘、苦、微辛性温,归脾、胃经,甘温补中,苦温燥湿,功专健脾补气又可燥湿利水。二药配伍,共奏补气健脾、消积化食、散结消痞之功。

9、百合、乌药

百合甘微寒,归心、肺经,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能疏理脾胃之气。乌药味辛性温,归脾、胃、肝、肾经,能开郁、温肾散寒、行气止痛、舒畅经气、调肝宽中散寒。二药相伍一动一静,一润一燥,润而不滞,行而不散,理气消胀之功倍增,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脘腹胀痛及排便不畅。

温馨提示:

总之,今天把这些中医的知识总结出来,供大家来对照自己。如果怀疑自己证属此类,也不要急着应用,一定要在专业中医师的辩证指导下,确认无误之后再进行运用,切勿擅自服用,以免耽误病情。毕竟,中医讲究辩证施治,一人一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自己的问题。

相关文章: